您的位置:首页 > 礼品饰品 > 编织工艺 > 中国古典舞作品创作的整体特征分析【17-6】(3)

中国古典舞作品创作的整体特征分析【17-6】(3)

luyued 发布于 2010-12-27 11:38   浏览 N 次  

编导:北京舞蹈学院编导进修班创作 作曲:马剑平 首演:李恒达、盖一坤、黄明喧、李蔚蔚等

042.《林冲怨》创作于 1984年
编导:胡玉平 作曲:赵石军 首演:胡大冬、孙福和、崔东彬
[简介]
三人舞《林冲怨》的构图,较好地运用了对比调和、多样统一的原则,塑造出鲜明的舞蹈形象。

043. 《雪妹》创作于 1984年
编导:鲜于开选、方元、黄大星 作曲:奚其明、屠巴海 首演:耿涛、汗平、刘传民等

044.《木兰飘香》创作于 1984年
编导:仲林、陈健民、袁玲 作曲:庄德淳 首演:周洁、顾红、王少若、徐森忠等
[简介]
舞剧《木兰飘香》根据中国古代民歌《木兰辞》改编,在原作基础上根据需要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作品除了沿着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转战南北,屡建战功,出生入死,十年方归故里的线索结构作品,同时增加了木兰和战将盛华之间的战友情和儿女恋情,以及盛华阵亡后木兰再立战功,木兰面对重赏、高官、婚赐公主一拒再拒,皇上疑怒,迫使木兰现出女儿妆的情节,立体地塑造了花木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形象。

045.《秦俑魂》创作于 1984年
编导:孙鸿、李淑芬、梁树燕、马平、王重生、方明;作曲:纪溪平、赵季平、张庆祥、尚建三;首演:程鹏民、王丽苹、张树范等。
[简介]
《秦俑魂》的舞蹈创作是根据男子四人舞《秦王点兵》改编而成的古典舞男子独舞剧目。舞蹈以突出“人”本身为创作目的,结构紧凑无任何多余枝蔓,无论是道具的运用还是舞美灯光的配合都结合得天衣无缝。

046.《醉剑》创作于 1984年
编导:张家严 首演:张玉照
[简介]
舞蹈主要表现了一个借酒消愁、见剑触情、醉后舞剑的内容,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立志报国、壮志未酬的少年将军的形象。一把三尺宝剑成为将军情感表达的器械,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醉与愤、剑与恨”的心态。编导在剑术剑法上运用了砍、点、刺、劈、云剑、掬剑、回龙剑、大刀花、小刀花等来刻画人物心态;在动作处理上明快而不轻率,舒展而不繁琐;在节奏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快慢结合;在剑形势态上似夹迅雷猛雨而至,使人惊悸,又化清风明月而去,使人神往。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也借鉴了武术与戏曲中的一些特点。武术中的剑术就体势而言分为四大类,醉剑就是其中一大类。武术中醉剑的运动特点是:奔放如醉,乍徐还疾,往复奇变,忽纵忽收,形如醉酒毫无规律可循。编导把武术中的醉剑和舞蹈紧密的结合起来了,其中舞剑过程中如痴如醉,往复多变的特点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戏曲中常见的“剑出鞘”,演员猛将剑抛向空中,剑鞘分开,左手按鞘,右手接剑,效果甚好。“摆莲”是根据剧情的发展,演员在空中转体时两腿撕成“一”字,一剑砍掉灯台落地成大弓箭步。“板腰”是以人物的情绪设计的,演员身子往后慢慢倒下,剑往前刺,在空中悬置,最后倒地一剑刺出。{待续}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