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温江 现代教育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4 08:59 浏览 N 次尊敬的黄永宏部长,许永正校长,女士们、先生们:
受邀出席立化中学55周年校庆及校长圆桌会议,我倍感荣幸。感谢主办方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此次温江区教育考察团来新的主要目的是,参加立化校庆和校长圆桌会议广交朋友,并通过大家深入学习新加坡打造亚洲教育之都,建设“环球校园”,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的经验。借此机会,我将温江区教育的基本情况及推进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同各位校长作交流探讨。
一、温江区情及教育基本情况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心,是天府之国的璀璨明珠,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街),户籍人口36.5万。温江历史文化悠久,温江自然禀赋独特,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素有“金温江”的美誉,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3年跻身“四川省十强县”行列,先后获得“全球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杰出成就奖”、“国际花园城市”、 “影响中国魅力城市”、“西部首个国家级生态区”等荣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温江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抓住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以打造“教育名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创造性提出了“一区三化”(即打造优质教育名区,实现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教育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区有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28所(其中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单设初中4所,单设小学7所,高完中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4所),在校学生43422人,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工共3074人。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教育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高等高职院校相继落户,在温就读大学生10万余人。
二、温江教育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已建立起以义务教育为重点的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发展均衡、内涵丰富、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教育格局,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县、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家庭教育示范区、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单位、省“十五”教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全区推进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初见成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义务化进一步推进。2010年,我区3-5岁幼儿入园率已高达96%,基本实现了学前教育的高起点普及。 ――2007年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基本形成。目前,我区已形成以城乡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指向的远、中、近期教育规划和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科学布点相结合的教育发展战略,学校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学校同标同质,学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到2010年,我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已达100%,义务教育普及成果进一步巩固,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推动了城乡及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教攻坚”初见成效。我区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职教攻坚”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使其与区域功能片区配套发展,将中等职业教育推向良性发展轨道,201年,我区普职比已达4.9:5.1,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专业支撑。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资助体系实现全面覆盖。外来农民工子女就学享受“区民待遇”是全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截止目前,我区共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温就读10882人,政府投入教育经费近3亿元。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我区助学体制不断健全,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和高等教育等18个门类的资助体系,惠及上万名各级各类学生,政府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影响教育发展的壁垒不断打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现代化学校制度的推进,我区已确立了具有温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迄今,我区已引进包括新加坡才儿坊、爱尔坊、美国迪恩捷等5个优质教育品牌在内的国外教育资源,超过7个国家的学校和我区建立友好关系,“学校互访、教师互派、教材共享、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合作模式正得到进一步推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满足;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还处在攻坚阶段,学校办学活力需进一步增强;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虽已得到空前发展,但要达到优质条件的高位均衡,则还有较长一段路需要走。这既是目前我区教育面临的特殊矛盾和挑战,也是我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三、温江教育发展的基本构想
为应对我区教育面临的挑战,实现我区教育的根本跨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温江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和《温江区成都市温江区关于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我区将紧紧围绕“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加快实现“优质教育名区”目标,力争到2020年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高起点普及学前教育,3-5岁幼儿入园率达98%;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质量提升;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4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努力达到50%。
二是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或学习困难而失学。
三是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是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促进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五是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系统推进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努力办出具有温江特色、全国水平的现代教育。 四、温江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是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基本思路,根据全区产业和人口聚集情况及发展趋势和“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着眼未来”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修订《温江区教育发展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全区校(园)布局,实现校(园)点布局建设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促进农村教育向人口聚集区、功能发展区和城镇集中,使全区学校形成布局合理、条件优越、天网地网合一的新格局,在区(市)县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我区教育规划的近期目标为:在2013年规划校点30个,远期目标:在2020年规划校点43个。
二是推进学校项目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办学标准,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对城镇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加大改造力度,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学校同标同质,切实解决好“择校热”和“大班额”等问题。同时,抓好农村标准化公益性幼儿园和区职教中心建设,提高全区整体办学水平。 三是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结合大成都户籍自由迁徙制度改革,努力做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区孩子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政府资助、教育资助、基金资助、社会资助等保障机制,不让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失学,确保他们在社会关爱中健康成长。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前进才有方向,学习才有动力,成才才有保障。要创新德育形式,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网络,形成强化德育的工作合力。要丰富德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教育,切实提高德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德育要更加注重实际效果,要按照学生的发育、成长规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接受能力确定教育内容、方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二是强化能力培养。坚持能力为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知识和能力是一对辩证的关系,通过学习知识才能提高能力,通过提高能力也才能更有效掌握知识。由于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是偏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才要更加强调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知识更新能力的人,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只有具备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教育不能满足于传授已有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能力上。要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丰富社会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三是注重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改进德育和智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有机配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各类教育共同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是形势发展所需,也是人民群众所愿。在抓好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要同步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
一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全区构建“广覆盖、高品质、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管理评估机制,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提升学前教育形象,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二是完善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训练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采取措施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激发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提升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提高残疾儿童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普及水平。
三是鼓励扶持民办教育。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力度,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领域,政府将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四)坚持优化队伍,着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关键在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是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把人才作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完善教师“区管校用”机制,逐步实行名优教师“上挂下派”锻炼,具备条件的可选派到国内一些名校研修学习,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创新教师补充机制,着眼于国标、省考、区聘以及名校直选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利用每年寒暑假组织好逐级培训;全面推进教师学历和能力提升计划。
二是选拔优秀校长。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按照“教育家办学”的要求,多渠道选拔、培养和造就优秀教育管理者。要更多地培养我们自己的教育专家,从教学和管理一线不拘一格选拔校长,加大校长及校长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他们到同级名校和高等院校学习深造挂职提供更多机会。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大力度,支持鼓励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身教重于言教,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不仅做到学为人师,而且做到行为示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温江区发展和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加速推进教育开放,提升区域教育国际影响力。教育国际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综合实力的显著标志,成为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的核心要素。
一是积极择优引进国际知名教育品牌,采取独立或合作办学方式,扩大我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
二是加快国际通用课程建设。坚持“为我所用、以我为主”的原则,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经验,建设具有温江特色的国际化的学校文化和校本课程,为国际和国内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是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合作方式。巩固提升既有的合作关系,创造性地开展中外学校师生交流互访、基地共建共育、师资培训及国际交流研究等活动,着力提高温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力打造具有温江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品牌。 (五)坚持深化改革,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对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深化教育质量评价改革。转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教育质量和工作成绩的评价导向,树立全面发展、个性突出、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和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二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官僚化管理模式。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和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等办学自主权。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校务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不断推进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是同行,更是朋友。开放的温江愿与大家加强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让我们以教育为纽带,以友谊为桥梁,共同为促进中国―新加坡区域教育和谐、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四日
- 06-04· 木兰诗
- 06-04· 我的家乡木兰围场 有好多
- 06-04· 观影团:半价看《花木兰》
- 06-03· 当代商场上创业的花木兰
- 06-03· 木兰开飞机
- 06-03· 木兰辞
- 06-03· 花木兰中外比较研究
- 06-03· 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
- 05-25· 各国田园风格设计基础
- 05-25·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 05-25· 陶渊明的田园诗、一
- 05-24· 解读笛气田园造型艺术的
- 05-24· [转]解析田园风格
- 05-24· [原创]003【无中生有】@【
- 05-24· 田园温江 现代教育
- 05-24· 田园生活
- 05-22· 美式田园
- 05-07· 2011年4月22日
- 05-07· 宏昌国际彩票投注站商机
- 05-04· 非也十字绣